在石芦台籍老乡春节致家乡人民的一封信
发布于:2021-02-08 08:55:46
尊敬的韩庆文书记,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
蓟运河水,孕育了芦台儿女的豪爽情怀;产业新城,寄托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梦。在这金牛新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石家庄的芦台籍老乡,满怀深情地向家乡父老送去真诚祝福,祝家乡的亲朋好友合家欢乐、事事如意、牛年大吉,祝家乡的发展建设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再创辉煌!
最美家乡水,最亲家乡人。多年来,我们虽然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生活,但是我们一直心念故土,情系乡亲,我们的情感始终融入到家乡的那片热土中,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村一街,永远让我们魂绕梦牵,记挂心头。我们的心永远跟家乡人民在一起。
我们的家乡民风淳厚,人杰地灵。勤劳智慧的芦台儿女传承薪火,开辟大业,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创造辉煌的业绩,建设美好的家园。
春播终有收获,天道总是酬勤。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也是令人极为难忘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这一年留下了浓重的印记。一年来,芦台家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区党工委、管委会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英勇战“疫”,牢牢守住了零病例、零感染的“双零”目标。全区上下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各项指标增速在全市名列前茅,项目建设在全市集中观摩评比中位居前列。全区人居环境空前改善,乡村振兴推进实施,道路更畅通了、环境更优美了、农村更富裕了、城区更靓丽了,天蓝地绿水清气净成为芦台的“新名片”。如今的芦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节节攀升,到处呈现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开创了芦台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新年伊始,省会石家庄突发疫情,再一次将在石芦台老乡和家乡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疫情突如其来,芦台临危受命,企业主动请缨,星夜驰援省城,3200套集成隔离用房的“芦台速度”震撼全国,也饱含了家乡人民的大爱与深情,让我们在石老乡倍感骄傲和自豪;同时也为家乡父老的无私奉献所感召和鼓舞,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抵御疫情敬业奉献。芦台老乡石家庄市第三人民医院刘增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王鹏践行医者誓言,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副局长李永来昼夜奋战、率干警筑牢防疫前沿;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石树东号召寒假返乡学生发挥专长主动为家乡防疫献计出力。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家乡取得的巨大成就,疫情期间家乡给予的热情关怀,都得益于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精心谋划,得益于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无私奉献。如今的家乡,汇聚了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发扬了农垦精神的光荣传统,全区上下团结一致、砥砺奋进,以大开放的胸怀,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新芦台的新战略,再一次站在新的腾飞起跑线上。家乡的建设如火如荼,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家乡创造的光辉业绩,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心血,也让我们离家在外的芦台儿女由衷地感慨、无限的欣慰。在此,请家乡父老接受我们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赢得未来。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家乡人民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标“产业新城,魅力飞地”,加快“富裕、繁荣、生态、幸福”新芦台建设步伐,在对接京津、融入京津、服务京津中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虽身在外地,但心系家乡,饮水思源,肝胆与共,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家乡父老的支持和帮助,家乡的水土给了我们智慧,家乡的亲人给了我们力量。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发展建设,发扬芦台人勤劳朴实、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以感恩之心来回报家乡,回报家乡父老的哺育之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回顾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豪情满怀。今天的芦台,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相信,在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在全区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下,家乡一定会再创新的业绩,再谱新的华章,一定会建设成为美丽和谐、繁荣发展的新芦台。
最后,再一次给全区家乡人民拜年,衷心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父老乡亲春节快乐,幸福安康!
石家庄芦台籍老乡
2021年2月
部分在石家庄芦台籍人员名单:
杨其洪 刘华俊 张庆芬 沈 文 蔺学香 李永来 董玉敏 韩金才 李洪波 赵玉萍 刘炯耀 王金生
崔耀成 高志平 边立杰 赵福荣 宋海柱 单惠英 董玉柱 宋光辉 王学文 张杰英 董志强 石树东
时玉君 曹春燕 周 建 董 萍 邢道春 郝士敬 张贺如 王 鹏 路 明 王秀芹 徐庆兵 苏学兵
韩万章 李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