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报道——唐山芦台: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增收绿色财富
媒体: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发布于:2024-12-05 09:09:23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张存海 周鹏 通讯员 高会)日前,记者走进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一社区,遍地是金黄的秸秆。一台台大型秸秆收集机和秸秆打包机驶过,散落在田间的秸秆被聚拢成一长条,接连被“吃”进秸秆打包机,经过压实、固定,秸秆在声声轰鸣中变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块,就等装车后运往“新归宿”。
今年,芦台经济开发区8万亩稻秆通过机械化收割与收集,被高效地从田间运出,送入生物质热力厂。经过粉碎、压缩、发酵等工序,转化为清洁的热能,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这一过程,不仅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还有效降低了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促进产业发展向“绿”而行。
眼下,开发区已进入供暖季。唐山宏创热力每年收购本地秸秆3000吨,将废弃秸秆转化为燃料动能,覆盖面积55.42万平米,为3108户家庭送去温暖。此外,秸秆综合利用在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也为保护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秸秆变身优质肥料,“秆”尽其能增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的“边角料”,秸秆除了用做供热燃料,还可以转化为肥料。
华兴家庭农场负责人 于春华
玉米秆打碎到地里,之后用旋耕犁深耕,改善土壤结构,为下一茬(农作物)增加肥力。秸秆还田,肥力倍增,引领玉米田地绿色变革。秸秆还田这一绿色变革将在更广阔的农田上绽放光彩,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秸秆升级优质“口粮”,助农增收保生态。秸秆变饲料养畜,减少粮食消耗。随着芦台经济开发区特色养殖业的发展,秸秆饲料化的利用规模持续扩大。经过科学的处理工艺,水稻秸秆展现出其作为优质牛饲料的潜力。它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满足牲畜生长和发育的需要。此外,与传统的饲料相比,水稻秸秆饲料更加经济实惠,显著降低了养殖户的饲养成本。
近年来,芦台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通过政策引领、企业发力、农户配合的形式,深入推进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2023年芦台经济开发区秸秆可收集资源量65175吨,综合利用率98.73%,秸秆成功华丽转身,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点“秸”成“金”,促进农民提效增收,助力绿色财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