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芦台 | 智慧监测 为水稻稳产筑牢“数字屏障”
发布于:2025-07-28 10:06:23
7月,农业病虫害呈现抬头的趋势。在芦台经济开发区的广袤稻田间,区农业总公司依托大田物联网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采集害虫种类、数量及活动轨迹等数据,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编织起一张精密的防虫护粮网,守护着水稻的稳产增收。
2024年,开发区农业总公司投资159万元,建成集环境监测、土壤墒情、虫情测报等为一体的大田物联网监测系统,对农作物生产情况实时监测、全方位掌握,做到精准管控,提升农业精准化水平,助力农业增产增收。2025年,大田物联网检测系统在公司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翻开最新的智慧农业环境周报表,7月,芦台经济开发区的天气复杂多变。晴雨交替间,最高温直逼35℃。高温高湿的气候,悄然为病虫害滋生营造了温床。而虫情分析周报表,更是精准勾勒出稻田虫况。稻飞虱以2303头的数量、59.3%的占比,成为田间头号威胁,占比较上周大幅攀升;水龟虫1012头、占比26.1%,虽数量回落,却仍如潜藏的暗礁;叶蝉、二化螟等害虫,也各自划下分布轨迹,威胁着水稻生长。
关键时刻,智能化虫情监测仪成为稻田的忠诚哨兵。它集自动诱集害虫、定时采集高清虫情图、实时无线传输数据等功能于一体,24小时不间断站岗,将田间虫情动态,精准推送至农技人员的终端设备。凭借这些数据,开发区农业总公司迅速点亮预警信号灯,为农工们定制科学防治作战图。针对稻飞虱等主要害虫,建议农户采用高效低毒农药,搭配生物防治组合拳,紧盯施药关键期,以精准防治斩断虫害“魔爪”。
从过去凭经验盲目打药,到如今依数据精准出击,芦台经济开发区的智慧监测体系,宛如一座数字灯塔,照亮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之路,为水稻稳产增收筑牢坚实屏障,也让智慧农业在芦台粮食生产的沃土上,绽放出助力丰收的耀眼光芒。